找到相关内容13268篇,用时7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2)

    不在乎,不怕。诸位一定要明理,明理就得心安。道理明白,心就安,就敢做。   财布施,财用决定不缺乏。法布施,决定增长聪明智慧。无畏布施一定得健康长寿。你不求也必定得到的。你种什么因,一定得什么果报。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6.html
  • 必成正觉第七

    世界没有恶缘,虽有恶因,没有缘,因此它不受果报。   又一关键的字就是‘明’。从事上讲是明显、明白;从上讲是一个人有智慧、有觉悟、有慈悲。智、觉、慈是光明。一个人的心真正充满了大智、大觉、大慈,他身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890128.html
  • 佛图澄的传说

    当亡,我要在未乱之前,先从羽化(园寂)。”同时,他又写信向石虎辞别,信中写道:   “万物之在于变迁,自身生命不能永保。贫道焰幻之躯,从化之期已到。既往蒙恩殊重,故特奉告。”   “未听和尚有病...

    王照骞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45790319.html
  • 佛教、道教在终南山

      悟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为天地升降之宜;气中生水,水中生气,即心肾交合之。 乃静坐内观,遂能身外有身。唐吕岩,字洞宾,三举进士不第,于长安酒肆遇云房,将 洞宾入终南山,授《灵宝毕法》十二科。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50590320.html
  • 孙悟空形象出自闽北宝山

    先天下兴州学”,闽北书院林立,读书蔚然成风。“冠带诗书,翁然大肆,人才之望,遂甲天下。”宋孝宗淳熙时,平均每16户就有一人参加科举考试,仅建宁府参加考试者“亦不下万人”。据台湾学者陈正祥《中国文化地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390570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“三乘究竟”——三乘圣者同样证入缘起法性(佛性),而且各依发心与修习的因缘(行佛性),而分别证得三乘圣位。至《法华经》方才以“化城”来形容二乘涅槃,说那只是过渡的休憩站。   中观学派还可依缘起性...的两重意义下,建立了以下两重佛性理论:   众生有佛性,理性亦行性。初以习成性,次依性成习;以是待修习,一切佛皆成。[49]   一、佛性:即是《法华经》偈中所指的诸法“常无性”。无性即空,空即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
  • 《你可以不怕死》(一行禅师著,胡因梦译)连载之一

      《你可以不怕死》(一行禅师著,胡因梦译)连载之一   《你可以不怕死》译者序   多年来我译介的灵修体系,大多偏重于“入”的形式。无论是克里希那穆提(J.Krishnamurti)、肯·威尔伯(Ken Wilber)、佩玛·丘卓(Pema Chdrn)还是艾兹拉·贝达(Ezra Bayda),都是擅长于逻辑推演、有能力对身心动力过程作精密描绘的精神导师。长期浸润于他们的著作中...

    一行禅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15891518.html
  • 互动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

    人人有一太极,物物有一太极"到"一分殊"等哲学概念的提出,明显地是受到了中国佛教如"明心见性"、"即心即佛"以及"性体圆融"等思想的影响。可以说,宋明理学的"心性论"与佛教的佛性论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。...

    成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291529.html
  • 唐代寒山体的内涵、形成原因及后代接受

    ”,“我见东家女”,“我见百十狗”,“我见一痴汉”等,是基本的视角和起言说的方式,也显示出鲜明的民间文人的姿态与口吻。   (五)风格上力求古淡。虞集《会上人诗序》云“世传寒山子之属,音节清古,...

    罗时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991545.html
  • 小乘佛教哲学研究

    来分析和统摄一切现象。   部派佛教首先是从蕴、处、界三个方面对人及其所处的世界,进行观察、分析和分类,阐述主观与客观在认识上的关系,目的在于"破执",立"无我"之。在部派佛教之前,佛教一般是将色...

    成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391557.html